云时评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彩云网评 >> 云时评 >> 正文
【彩云网评】把论文写在田野间,把答卷融进果实里
发布时间:2020年04月03日 17:01:09  来源: 云南网
疫情之下,农事正紧,涉农高校师生就地支援 记者 王家源摄

  彩云网评特约评论员 丁铁

  从校园到田园,从线上到线下,到处活跃着农业院校师生们科技报国、服务“三农”的身影。他们把论文写在田野间,把答卷融进果实里,助力抗击疫情,决战脱贫攻坚。

  “弘扬科学报国的光荣传统,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勇于创新、严谨求实的学术风气,把个人理想自觉融入国家发展伟业。”这不仅仅是对院士的希望,事实上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广大农业院校师生不也应当如此吗?要切实把论文写在田野间,把答卷融进果实里,就得有那么一股子和农民一块过、一块苦、一块干的精神头。

  始终坐住“长条凳”。如果把自己当成高高在上的专家,只想着在象牙塔里享受风清月明,而生怕踩上一脚泥、沾上一身土,就不可能搞出什么真正能让农民多瞅几眼的成果的。“土壤墒情充足,苗情总体向好,丰收很有基础,春管切勿放松。”被农民亲切地称呼为“郭小麦”的全国知名的小麦栽培专家、河南农业大学教授郭天财,短短几句话,便让大家有了底。坐惯了舒适的办公椅,只会沉浸在想当然的天地里;而只有坐住了农家的长条凳,才能让论文在田野里扎根,更容易结出丰硕的果实。

  多给农民“麦克风”。培养皿里长的不是庄稼,课本里面也看不出丰歉。走入乡间,走进田间,高校专家教授、一线师生既要发挥所长、倾囊相授,在广袤的大地上上好一堂堂生动的春耕公开课。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广阔农村本就是一所大课堂,只有多把“麦克风”交给农民,才能了解实际情况、明晰所需所求,让知识更好服务生产。多给农民“麦克风”,也是向农民学习的谦虚心态的表现。和农民交心,农民自然会告诉你教室里面看不见的、实验室里做不出的,让你的论文变得沉甸甸的。

  随身带着“放大镜”。山东农业大学19名专家、教师和63名研究生,对全省16地市130个县区675家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摸底,并最终形成了一份题为《新冠肺炎疫情对山东农业的影响与应对建议》的智库报告。把论文写在田野里,彰显的是高校科研思想库、智囊团的责任担当。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不能从书本里来到书本里去,只有随身带着“放大镜”,善于发现、勤于思考、务求解题,把知识运用于大棚,把学术研讨在地头,价值方才能够体现出来。

  春天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将收获一片喜悦。科技报国、服务“三农”,期待着越来越多农业院校师生们从校园走向田园,把论文写在田野间,把答卷融进果实里!

  彩云网评所登载的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欢迎关注彩云网评,投稿邮箱yncywp@163.com,稿费从优。

责任编辑:陈韵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