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时评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彩云网评 >> 云时评 >> 正文
【圆桌三鸣】向“农民教授”学习 勇做诚实劳动追梦人
发布时间:2019年12月11日 10:35:10  来源: 云南网
分享至:

  朱有勇在“时代楷模”发布仪式现场

  彩云网评特约评论员 钟于

  连日来,“农民院士”朱有勇的先进事迹不胫而走、四处传颂——群众说他是知百姓冷暖、解民生疾苦的贴心人,学生说他是彰学者风范的传道者,同行说他是“顶天立地”、矢志创新的科学家,而他自己却说:“我不过是一名农民教授,农民在前,教授在后。”

  “农民教授”,而且是“农民在前,教授在后”,朱有勇对自己的这个“身份”定位,蕴含着看似普通平常、其实却弥足珍贵的价值追求。

  在向别人作自我介绍的时候,朱有勇永不避讳自己是“农民家的孩子”。“我是农民”,这不仅是对一种职业身份的认同,更体现出对农民这个群体的牵挂关切,对生养自己的脚下这片土地的情感眷恋。只有沉入农村,让自己成为了农民,才会真正明白农民的累、懂得农民的苦,才会和农民一起倍加期望过上好日子;也只有对农民心怀感恩、有着浓厚的悲悯情怀,才会像“农民教授”朱有勇这样,日思夜想如何让农民从庄稼地里刨出“金娃娃”,如何帮助农民增产增收过上好日子。

  然而,“农民”与“教授”之间不只是名称的差异。朱有勇自称“农民教授”,一方面在于他这位教授专注的领域,绝大多数科研成果都和农民相关;另一方面,或却是他这位教授的治学研究,就像农民耕耘土地那样,没有丝毫的懒惰懈怠,而是脚踏实地、靠一点一滴的劳动汗水,培育和浇灌出丰收的庄稼。因此,当一位教授像农民那样耕耘于科研,那会是何等踏实与认真的一个严谨过程;当一位教授像农民那样地勤奋于事业,不知那又会有多少个严以律己以身作则、孜孜以求诲人不倦的动人场景!

  “农民教授”,这样的称谓让人感觉亲切,仿佛从中可以闻到久违的泥土芬芳;叫一声“农民教授”,令人心中倍添温暖,就像金黄的田野洒满了阳光。如今,朱有勇的事迹八方传颂,透过“农民教授”这扇窗户,让人看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欣喜:新时代的农民朋友原来不再愚昧落后,他们对新科学新技术的渴望是那么地热切;新时代的农村,也不再想想象中的贫穷闭塞,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民教授”进村入户带去知识与科技,农民的腰包一天比一天鼓起来、农村一天比一天更美起来;原来,农村这片天地如此大有可为。

  “农民教授”,这个以两种不同职业名称构成的称谓,放在朱有勇身上是那么的恰如其分,却又是那么地意味深长。“知识是宝库,但开启这个宝库的钥匙是实践”,朱有勇不忘根、不忘本,将自己毕生所学科学知识反哺于农业和农村这片土地,并激励越来越多农民通过掌握先进科技知识,更加体面而有尊严地享受农业劳动——幸福是靠奋斗来的,无论是农民还是教授,每位脚踏实地的劳动者,都是这个伟大时代的追梦者,值得我们衷心点赞!

  相关链接:

  1、【圆桌三鸣】向“农民院士”看齐 锤炼科技扶贫硬本领

  2、【圆桌三鸣】“农民院士”,火热时代的精神坐标

  3、【圆桌三鸣】为“农民院士”的“泥土味”点赞

  彩云网评所登载的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欢迎关注彩云网评,投稿邮箱yncywp@163.com,稿费从优。

责任编辑:张正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