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时评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彩云网评 >> 云时评 >> 正文
【70年•话云南】云南扶贫:遍踏山壑成坦途
发布时间:2019年09月24日 17:28:26  来源: 云南网
分享至: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畴县兴街镇。记者 吕德仁 摄

  彩云网评特约评论员 渝西锋光

  云南的山多,这已成为地理共识。全省山地面积超过80%,东部平均海拔2000米左右,岩溶喀斯特地貌在此发育;西部5000米以上海拔高山峰顶常年积雪,险峻地形对进出通道造成天然屏障。当山,成为世世代代的云南人,与生俱来不容回避的自然存在时,如何打量面对这些形成阻塞、导致贫困的山,也成为了考量云南人智慧的思维命题。

  靠山吃山,是云南充分依托地形环境,运用自然风貌打造生态旅游,助推扶贫产业发展的可行思路。作为北半球最南的大雪山,玉龙雪山由13座连绵起伏的山峰组成,因其险、奇、美、秀而闻名遐迩,成为国内外游客向往的旅游打卡地;由于四周有着雪山环绕,星罗密布的草甸与坝子让香格里拉分外迷人,梅里雪山、虎跳峡等景点更是吸引游客流连忘返……因山而来的旅游产业在云南蓬勃兴起,在直接增加群众收入同时,悄然改变当地的产业经济业态。“靠山吃山”在云南不再是一句消极意味的调侃,而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有力提升脱贫攻坚事业“含金量”的生动写照。

  治山成川,是云南人民面对恶劣山地环境不信“邪”、脱贫攻坚路上敢闯敢拼的真实写意。1506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99.9%属于山区;在这其中,裸露、半裸露的喀斯特山区占75.4%,为全国石漠化程度最严重地区之一……山壑耸立、石漠苍凉,然而勇于改山治水的西畴人民,面对“地球癌症”毫不退缩。“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成为包括西畴县在内的云南所有脱贫攻坚者的铿锵誓言。炸石造地,改变土石比例结构;建设“五小水利”,改善山地作物生长环境;修路架桥,打通“因山而贫”地区“经济动脉”……曾经坚硬无比的山,在决不低头的云南人民面前,逐渐一分一分地柔软下去,成为人民群众靠劳动与智慧摆脱贫困、增收致富的动人图景。

  平山出路,是云南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之大势所趋。云南,不是孤立的云南。全国脱贫攻坚的利好政策,在云南各地落地开花;云南是世界的云南,云南正在成为世界观察中国扶贫事业的窗口,在这里可以触摸到脱贫攻坚给人民群众带来的幸福美感和人文温度。众山包围中,云岭大地上的农村公路变得四通八达;怒江大峡谷75个集中安置点规划建设、95000余建档立卡贫困户搬出大山;“进城、入镇、进厂、上楼”让40多万昭通山里人“直过”为城市居民;独龙族、德昂族、基诺族3个“直过民族”宣告整族脱贫,云南全省累计48个贫困县(市、区)脱贫摘帽……遍踏众山壑、山高人为峰,云南全面小康建设事业于此见坦途!

  彩云网评所登载的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欢迎关注彩云网评,投稿邮箱yncywp@163.com,稿费从优。

责任编辑:李雪瑞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