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彩云网评 >> 云时评 >> 正文
【两会云声音】独龙族整族脱贫,靠的是啥?
发布时间:2019年03月09日 21:11:26  来源: 云南网
分享至:

  记者 雷桐苏 摄影

  彩云网评特约评论员 杨飞

  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二场“代表通道”集中采访活动于3月8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邀请部分全国人大代表接受采访,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马正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去年年底作为人口较少的“直过民族”,独龙族从整体贫困实现了整族脱贫。(3月9日《光明日报》)

  全面实现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让少数民族群众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也是近14亿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独龙族是一个人口较少的民族,生活在高山峡谷地区,它深度贫困、极度闭塞。每逢冬季大雪封山,独龙族进出两绝,生活之苦令人揪心。近年来,通过启动“安居温饱、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事业、素质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六大工程,独龙族实现了“一步跨千年”的历史性巨变。

  整族脱贫,离不开全社会的帮助。众人拾柴火焰高,人多力量大。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离不开外部力量的帮扶。为了推动独龙族早日脱贫致富,云南就以上海市、国家相关部委资金为支点,加强领导,统一部署,进一步加大统筹协调力度、资源整合力度,撬动全省32个部门参与到独龙江乡的整乡推进、整族帮扶工作中。从资金到技术,再到各类技术人才,都凝聚成为了独龙族脱贫攻坚的强劲动力。

  产业脱贫,让获得感实实在在。脱贫攻坚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绝不能有丝毫的“折扣”和半点的“注水”。换句话说,就是我们需要的脱贫必须是真脱贫,绝不能“脱贫后再返贫”。那么,如何做到真脱贫?这就离不开产业的发展。独龙族就因地制宜,在发展苹果种植业基础上,建成独龙原鸡保种和控繁基地。再加上投放独龙牛、招养独龙蜂等等,都实现了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双丰收。

  自力更生,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推动事物发展,内因最为关键。贫困群众要想脱贫致富,必须心热起来、手动起来,决不能“干部拼命干,群众靠墙站”。在独龙族脱贫攻坚中,就注重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比如,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而今独龙族小学生入学率、巩固率和升学率均保持100%,全族人均受教育年限不断提高。激发起脱贫内生动力,脱贫攻坚无疑更有底气。

  “行百里者半九十”。独龙族整族脱贫,群众生活有了质的提高,诠释出新时代幸福生活的质感。当然,脱贫攻坚没有完成时一直在路上。而今脱贫攻坚已经到了攻城拔寨的最后时刻,云南的脱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就必须整合全社会之力,结合各地实际发展特色产业,激发起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用绣花之功、攻坚之勇做好脱贫攻坚各项工作,让贫困群众绽放更多笑颜。

  彩云网评所登载的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欢迎关注彩云网评,投稿邮箱yncywp@163.com,稿费从优。

责任编辑:张洁一
二维码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