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效祖国,建功西部,要用青春的热情、青春的理想、青春的情怀、青春的知识,去干出别样精彩。
图为李微楠和云南省临沧市云县大寨镇大寨中学的学生在一起。(受访者供图)
彩云网评特约评论员 丁铁
“原来山外真的有星辰大海。”听到孩子们充满渴望的话,扎根云南乡村教育八年,本科学法语、硕士读新闻的华东师范大学毕业生李微楠更有干劲,也更加坚定做大山深处育梦人之志。李微楠的故事,如同一束光,穿透了偏远山区的阴霾,照亮了孩子们通往星辰大海的道路。这不仅是个人梦想的追逐,更是对乡村教育未来的深刻思考和积极行动。
青春力量涌动西部热土。滇南三月,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第四中学初二(4)班的教室里,地理教师李微楠带着学生们学习南方地区的特点。从2017年支教来到临沧,面对学生基础薄弱、课堂纪律涣散时的“当时真想辞职”,到后来把地理课变成“舌尖上的地理”,让一直成绩垫底的班级多次斩获地理学科全县前三,再到如今怀揣“乡村教育不该只有课本”的信念,带着山里娃通过各种方式去发现世界,李微楠的支教故事打动了许多人。因为他和许许多多青年一样,用青春点燃了西部这片土地上更多的希望之火。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在西部的一些偏远山区,教育资源匮乏,孩子们对外界的认知有限。但正是有了像李微楠这样的青年支教老师,他们不仅传授知识,更打开了一扇窗,让孩子们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李微楠发起图书角计划,争取腾冲游学机会,这些都是他用自己的青春力量,为乡村教育注入的新鲜血液。他的故事激励着更多青年投身西部,用知识和热情点亮希望之光。一个李微楠是渺小的,但正所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他的实践探索与创新尝试,却给立志建功西部的青年人,以及偏远地区教育发展,带来了思考与借鉴。
每一个时代的青年都是最有理想、最进步、最活跃的群体。报效祖国,建功西部,要用青春的热情、青春的理想、青春的情怀、青春的知识,去干出别样精彩。李微楠的选择并非偶然,而是他内心深处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他深知,教育是实现社会公平和个人梦想的重要途径。因此,他愿意放弃大城市的繁华,选择到条件艰苦的乡村支教。这种精神不仅体现了个人价值,更彰显了青年一代的责任与担当。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的青春誓言。
支教西部,唱响新时代“青春之歌”,必须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理想信念、道德品质、知识智力、身体和心理素质等,一个都不能少。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正是新时代教育所需。对于西部而言,何止教育需要如此?西部拥抱青年,青春建功西部,呼唤越来越多不仅扎实建设更点燃梦想的奋斗。
李微楠的故事是新时代青年支教的一个缩影。他用自己的青春和热情,为乡村教育带来了希望与光明。我们期待更多像李微楠这样的青年涌现出来、奔赴西部、扎根奋斗,用他们的智慧和力量、情怀与理想,在各自的舞台上托举从书本到星辰大海的梦想。
彩云网评所登载的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欢迎关注彩云网评,投稿邮箱yncywp@163.com,稿费从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