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数字化技术为每个学籍注入不可篡改的信任基因,当制度利剑斩断暗箱操作的灰色链条,教育公平的阳光终会平等洒在每一个孩子的课桌上。
开学第一课
云南网评论员 许芸翡
各地中小学即将迎来2025春季新学期。日前,教育部印发修订版《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对跨省转学、省内转学等学籍变动条件进一步细化规范,对空挂学籍、人籍分离、重复学籍等问题做出回应。
教育,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发展,是千家万户目光所系。一段时间以来,为了获得优质教育资源,空挂学籍成为部分家长“曲线择校”的灰色手段,这些学生通过“借壳”享受优质高中升学政策,挤占真正符合条件学生的机会。更隐蔽的“人籍分离”现象则常见于高考移民——学生通过跨省学籍挂靠,利用不同省份录取分数差获取升学优势。而在去年9月,央视新闻曝光的空挂学籍案例中,多家教育机构通过收取一定费用为学生空挂学籍,不用到校上课就能拿到毕业证,甚至有些学校为了做成学籍挂靠的生意,帮助家长骗取国家补助金。“空挂学籍”“人籍分离”等乱象如同一把把暗刃,悄然侵蚀着教育公平的根基,更催生出伪造证明、权力寻租等黑色产业链。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而学籍管理则是守护这一基石的“第一道防线”。教育部此次修订的《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是新形势下针对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的务实之举,也是对社会对教育公平渴望的及时回应。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第25条中规定,学校应当至少每学期核准一次学生学籍,确保人籍一致、学籍变动手续完备、学生基础学籍信息和学籍变动信息准确;严肃、及时处理检查中发现的人籍分离、空挂学籍等问题。定期核查、严肃处理,以强监督、严惩处的手段,稳稳守护好的每一份学籍,妥妥维护好每一名学生的权益,让那些企图走歪门邪道的人无路可走。
同时,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除了对空挂学籍、人籍分离等乱象的整治外,还对特殊教育学生、专门学校学生、境外学生、高中阶段职普融通项目学生等类型的学籍管理做出详细规定。如第10条规定,获得当地入学资格的境外学生(含港澳台、外籍学生)或中国居民的外籍子女应持有效身份证件到所接收学校登记信息、办理入学并注册学籍。第14条规定,适度放开特殊教育学生学籍变动权限,情况特殊的可以允许其降级就读。第15条规定,进一步简化跨省转学材料,实现跨省转学“一网通办”。以“规范化、科学化、数字化”为核心,构建起全链条闭环管理体系,这是一份针对学籍管理中痛点、堵点、难点问题有针对性、有可行性的切实指导文件,更是教育便捷为民的有力体现。
学籍不仅是一串数字代码,更是每个学生教育权利的“身份证”。教育部新规的出台,既是对教育乱象的雷霆整治,更是对教育初心的庄严回归。各地有关部门必须从严从实推动好新规落地,通过强化制度刚性、深化技术赋能等手段重塑教育生态。当数字化技术为每个学籍注入不可篡改的信任基因,当制度利剑斩断暗箱操作的灰色链条,教育公平的阳光终会平等洒在每一个孩子的课桌上。这不仅是教育管理体系的升级,更是一个社会对教育良知的集体致敬。
彩云网评所登载的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欢迎关注彩云网评,投稿邮箱yncywp@163.com,稿费从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