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时评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彩云网评 >> 云时评 >> 正文
【地评线】彩云网评:金融监管少“加戏”多用心
发布时间:2023年02月08日 18:12:51  来源: 云南网

各方都用“心”,定将让不法分子无机可乘,共同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资料图 新华社供图

  彩云网评特约评论员 流川鑫

  “我一不偷、二不抢,存个钱就像审判犯人一样。”近日,浙江湖州一市民发布视频称,自己去银行存5万元现金,遭遇工作人员对于职业、现金来源等问题的诸多问询,并被要求提供收入证明等材料,此事引发广泛关注,并登上微博热搜。同时,部分网友表示也有过类似经历,并质疑该规定的合理性。那么,在银行存款5万元真的需要提供收入证明吗?

  事实上,银行存款需要登记资金的来源或用途,并非“空穴来风”。早在去年1月份,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联合印发《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管管理办法》,其中明确要求“金融机构为自然人客户办理人民币单笔5万元以上现金存款业务的,应当识别并核实客户身份,了解并登记资金的来源或者用途”,但后因“技术原因”暂缓施行。退一步讲,即便没有“中途叫停”,视频中银行的做法纯属对于该规定执行的“自我加戏”。要求个人提供收入来源以证明“清白”,无异于对客户“有罪推定”,而“存储5万元要提供各种证明,抽掉100元,49900元即可迅速办理完成,并送一桶油作为礼物”的故事更是让人啼笑皆非,既伤害客户感情,也不利于业务开展。

  我们看到,无论是按原规定办理,还是试点探索运行,金融管理机构出台规定的初衷是为了保障金融安全、遏制大额金融犯罪,这是对广大储户负责任的尽职态度。尤其是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频发,为更好保护老百姓的“腰包”,金融机构不断加强对存取款业务的监管。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如果机械教条地依“规”办事,毫无区分度地对客户进行“审讯式调查”,这与当下纵深推进的“放管服”改革相违背,只会给客户徒增烦恼、带来不便。因此,在金融日常监管过程中,有关部门及工作人员不妨多上点“心”,切莫让普通老百姓为犯罪分子的不法行为“买单”,导致正常存取款过程变得“难上加难”。

  当前,据走访调研发现,我国各地区银行的执行标准并不相同、执行力度存有差别,但无论如何,相关金融机构在落实央行及金融监管部门规定的过程中,应当遵循以人为本、方便客户的原则,针对不同对象、不同情况,在保证存储交易安全性、便利性的前提下,多提供一些人性化、平等化服务;相关工作人员在业务办理时,应当结合多种因素进行判断,既不可通过层层加码的方式给客户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也不能单纯依靠“审讯式”盘问以达到识别存款来源的目的。同时,广大客户也要积极配合相关监管规定,在合法依规、保证隐私的前提下认真履行登记义务。唯有如此,各方都用“心”,定将让不法分子无机可乘,共同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彩云网评所登载的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欢迎关注彩云网评,投稿邮箱yncywp@163.com,稿费从优。

责任编辑:李泽琪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