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视野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彩云网评 >> 云视野 >> 正文
电销骗局花样翻新,监管理应各个击破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03日 11:30:40  来源: 光明网

  原标题:电销骗局花样翻新,监管理应各个击破

  2021年10月下旬至11月,媒体记者调查发现,电销行业乱象频仍,“外呼系统+电销机器人”的技术模式号称可专线精准拨打、客户信息标记,并通过技术规避通信运营商的监管;其背后暗藏非法交易个人信息、违规销售POS机等行为。

  提起来电销,很多人都不陌生,拨打电话的时间不一而足,电话推销的内容五花八门,不期而至的电销电话总是让人不堪其扰。电话营销与骚扰电话只有一步之遥,营销的前提是征得用户同意,漫天撒网的不当营销则是骚扰。现实生活中,不少电销公司以营销之名行骚扰之实,对此,工信部和三大运营商近年来采取了“高频呼叫封号”等措施,对电销通话进行总量控制。没想到,电销也借助AI科技悄然完成了“升级”。

  最近几年,不少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莫名其妙接到一个轻声细语的电销电话,尬聊了半天才猛然发觉,对方只是个“电销机器人”。依托于AI技术的加持,“电销机器人”不仅更加难以被察觉,而且可以适时分析接听者的心理变化,从而决定下一步的营销对策——在“电销机器人”完成初步筛选之后,接下来就是职业电销员的表演时间了。

  电销形式不断花样翻新,难免使人产生疑问:“高频呼叫封号”措施,为什么没能阻止电销电话的狂轰乱炸?答案是,“防封机器人”正在成为电销行业的新宠。互联网上,兜售“防封机器人”的小广告随处可见,“三大运营商普卡秒变白名单、高频不封号”这样的字眼都被当作最大的卖点。相比起逃避监管的“游击战”,推销人员游说记者的措辞更令人感到吃惊:“我们是一级落地线路商,都是跟运营商那边合作的。”如果这种说法属实,那无疑暴露了一个更大的问题,运营商本该为用户搭建起坚固的防火墙,为何成了引狼入室的“帮凶”?

  实际上,为电销骗局提供便利的不只是运营商。5月11日,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关于平安银行电销实物产品业务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案例的通报》,通报了平安银行与第三方合作电话销售实物产品业务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案例,在抽查平安银行信用卡中心60笔电销实物产品业务中,53笔业务存在违法违规问题,占比高达88.33%。如果说运营商疏于监管,为电销骗局敞开了方便之门,金融机构参与其中则为电销骗局提供了更大动力——在金融机构的推动下,电销骗局的迷惑性更强,杀伤力更大。高额的不法利益,正是电销骗局虽屡遭围剿却不断花样翻新的关键所在。

  电销骗局始于信息泄露,终于不法伤害,在这个罪恶的产业链上,每一个环节都存在着肮脏的利益。对此,有必要对症下药、各个击破。作为个人信息保护“基本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的一项重要原则是“谁处理谁负责”,对于采集个人信息的机构来说,确保个人信息安全是无法推卸的法律职责。在此基础上,对于形形色色以科技公司之名为虎作伥者,有必要进行全面排查,以健全的机制、严格的监管,为公共安全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更为重要的是,对于通信运营商和金融机构来说,有必要完善内部管理机制,提高风险防控的技术等级,不要轻易沦为黑色产业链的帮凶。要知道,杀鸡取卵式的营销手段注定是饮鸩止渴。(赵志疆)

责任编辑:许芸翡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