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时评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彩云网评 >> 云时评 >> 正文
【圆桌三鸣】文博会五大成果彰显云南文产蓬勃生机
发布时间:2019年08月16日 16:03:00  来源: 云南网
分享至:

建水紫陶《禅心文房三件套》。贺凯 摄

  彩云网评特约评论员 雷钟哲

  为期5天的“创意云南”2019文化产业博览会近日落下帷幕。此次文博会设立的7大场馆、7个分会场和举办的20项特色系列活动,全方位展示了云南文化产业的魅力,吸引了国内外1300余家文产企业参展,观展人数达28.2万人次,在创意创新、渠道融合、跨界整合等方面,取得了五项突破性的可喜成果。

  无论是突出特色、品牌带量,还是渠道融合、上下通达;无论是深度合作、多元发展,还是影响增强、产业带动,抑或校企合作、产业对接,聚力创新、合作开发,这些靓丽成果,都让本届文博会创意彰显、亮点纷呈,成为一次影响巨大、令人难忘的文博会。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是改革开放中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近年来,“经济搭台,文化唱戏”的理念渐成共识,让文化成为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有效载体和先进工具,以传播先进文化模式化的力量,促进地方经济的快速增长。连续举办了六届的云南文化产业博览会,极力突出地方文化特色,不仅以文化带动经济发展,还让云南本土传统文化产业,数量和质量都有了新的飞跃。

  云南文化资源得天独厚、蕴含丰沛。灵气充盈的金沙奇石、匠心独运的紫砂石壶、高贵端庄的墨玉石雕、精雕细琢的木雕制品、巧夺天工的竹编竹画、独具风情的地毯刺绣、青白相间的高原蜡染……可谓数不胜数。建水县素有“滇南邹鲁”“文献名邦”的美誉,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紫陶更是世界闻名。“保山南红玛瑙”自古以来就被用之入药,具有养心养血的诸多功效。此外,玉溪的青花瓷、普洱的茶和传统手工银器制作、各民族独特艳丽的民族服装,都因内蕴文化而享有盛名。

  资源是产业发展的优势,但优势变为胜势,却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近年来,云南省积极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创新体制机制,出台倾斜政策,把云南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继而以不断创造的“云南模式”“云南现象”“云南经验”,使之由优势向胜势华丽转身,文化产业在GDP中的占比越来越大。

  其实,云南在突出特色优势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新兴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加大市场主体培育力度,以及在培育和引导文化消费等方面所做的种种努力,才是文博会喜提五大成果的原因。以昭通为例,昭通大力促进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特色化,坚持“一县一品”战略,打造昭通特色文化品牌,使全市文化产业质量效益明显增强。截止2017年底,全市有文化产业法人单位达1200余家,联网直报企业10家,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10.41亿元,占GDP比重的1.25%。

  如今,云南文化+旅游、文化+科技、文化+金融等文化融合发展方兴未艾,展现出蓬勃生机。这既是文化强国战略的芬芳花朵,也是文化自信的坚固基石。云南理应讲好文化故事,以文化产业的兴盛推动文化软实力的增强,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云南力量。

  彩云网评所登载的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欢迎关注彩云网评,投稿邮箱yncywp@163.com,稿费从优。

责任编辑:李雪瑞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