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现场。 记者 罗威 摄
彩云网评特约评论员 雷钟哲
4月30日下午3点,云南省政府新闻办在昆明海埂会堂玉兰厅举行云南省2018年33个贫困县(市、区)退出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议上获悉,云南东川区等33个贫困县(市、区)达到脱贫标准,成功退出贫困序列。(4月30日 云南网)
云南新一批贫困县经过严格审核摘掉贫困帽子,意味着云南举全省之力攻克深度贫困堡垒,在打好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的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如果说摘掉贫困帽子是云南上上下下不懈奋斗的回报,那么五一节前发布的这一靓丽成绩单,不啻是奋斗的赞歌,是献给劳动节的一份厚礼。更重要的,它蕴含着特别珍贵的启示。
贫困县摘帽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事业,告别绝对贫困是最为壮观的一幕。称其伟大、壮观,是因为减贫本就是世界性难题,没有精心策划,没有实干付出,没有特别措施,没有持之以恒,根本就不可能。云南33个贫困县全部达到退出条件,是云南脱贫攻坚“春季攻势”扎实推进的结果,是心血乃至生命换来的结晶。同时,讴歌了奋斗表彰了先进,树立了榜样提供了借鉴,坚定了信心增加了动力。
33个贫困县甩掉穷帽,连同去年,云南全省累计有48个贫困县(市、区)脱贫摘帽,占贫困县总数的54.5%,标志着全省脱贫攻坚取得了重大决定性成就。这个成就告诉我们,推动脱贫攻坚,工作要细、措施要实、力度要大、信心要强。针对不同类型和不同致贫原因,分别采取特色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易地搬迁扶贫、生态保护扶贫等多种措施,而且要力求精准。是项目的支持项目,是资金的支持资金;做到一户一策、各有侧重;特别要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用扶志扶智点燃群众奋斗激情。
这些年,云南在精准脱贫攻坚中对准目标、加大力度、聚焦难点、攻克瓶颈,取得了不菲的脱贫战绩。截至去年年底,云南有374万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015年的14.03%下降到5.39%。特别是独龙族、德昂族、基诺族3个少数民族一步跨越千年,从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折射出云南制定整族精准脱贫攻坚实施方案,把政治经济资源向贫困山乡倾斜,把社会力量导向脱贫攻坚一线,一个民族一个行动计划,一个民族一个集团帮扶,形成省负总责、党政主抓、部门主责、社会参与工作格局,印证了久久为功、终有所成的道理。
但是还要看到,除33个县成功脱贫摘帽外,全省还有贫困县40个,其中贫困人口超过5万人的县(市、区)有11个,超过10万人的有2个。也就是说,要想脱贫攻坚取得全胜,还要再接再厉、继续努力。好在云南“夏季攻势”即将拉开,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集中力量打迁灭战,排查问题、摸清底数、查缺补漏、补齐短板,一个明确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将助力云南抒写脱贫攻坚新篇章。
彩云网评所登载的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欢迎关注彩云网评,投稿邮箱yncywp@163.com,稿费从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