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闭幕 新华社记者 刘彬
彩云网评特约评论员 刘勋
3月1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这部法律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颁布实施外商投资法,是贯彻落实党中央扩大对外开放、促进外商投资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该部法律的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通过,其高规格充分彰显了该法的重要性,再次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吸引外商投资是改革开放的重要标志,外商投资带来的不仅有资金还有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外商投资带来的竞争也能促进国内企业的提档升级。改革开放四十年的辉煌成就充分证明了吸引外资的重要性和正确性,此次颁布实施外商投资法,可以说是对过去四十年吸引外资工作的经验总结。在全面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外商投资法将站在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外资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即“外资三法”的肩膀上推动改革开放。外商投资法的颁布实施对于地方政府而言既是机遇更是挑战,外商投资法制定了更加丰富的优惠政策,有利于地方政府更便利地吸引外资,但是能够高质量地吸引外资服务经济发展,关键还是要练好内功。
吸引外资要树牢服务理念。外商投资法提出国家要建立健全外商投资服务体系,为外国投资者和外商投资企业提供法律法规、政策措施、投资项目信息等方面的咨询和服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按照便利、高效、透明的原则,进一步提高外商投资服务水平。政府要彻底摒弃单纯的监管思维,该履行的监管责任不能放弃,要更多地思索如何为引进来的外商服好务,吸引外资不能简单地以数量和金额论英雄,不能引进来就了事了,而是要持续关注外资的运行情况,关切外商遇到的实际困难,要以外商留得住、经营好为最终目的。此前,《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积极有效利用外资促进外资增长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明确要求,全面梳理各部门涉及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及经营中的审批及备案事项,大幅压缩行政许可事项办理时限,优化投资建设项目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
吸引外资要持续改善法治环境。所谓良好的投资环境和营商环境,其核心的就是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外商投资会面临知识产权、合同纠纷、侵权责任等系列性的法律问题,同时还会面临地方政府依法行政水平低造成的权益受损,这些法律风险往往不可避免,但是良好的法治环境能让纠纷高效且公正地被化解,从而最大限度地打消外商投资的担忧。良好法治环境的建设首先要求地方政治生态要健康,全面从严治党、监督机制建设等工作都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还应深入贯彻执行党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政策要求,持续推动依法行政水平和司法能力的提升。
吸引外资要注重对专业人才的培养。服务好外商需要更多专业人才,尤其是高素质的翻译人才和涉外的法律、金融人才,司法队伍、律师队伍都需要懂外语、懂法律、懂经济的综合性人才。此类综合性人才的培养要纳入地方政府的人才战略,出台更加优惠的政策吸引优秀涉外人才安家落户。为了便利高端外国人才来云南工作,云南还完善了外国人才评价标准,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对符合条件的外国人,可换发入境有效期5年的多次出入境R字签证。
外商投资法给地方政府吸引外资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契机,但是最终能否更好地吸引外资,外资能否真正发挥利国利民的作用,关键还是要看各级政府能否把内功练好,自信且真诚地服务外商、用好外资。
彩云网评所登载的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欢迎关注彩云网评,投稿邮箱yncywp@163.com,稿费从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