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彩云网评 >> 云要论 >> 正文
文物修复人才培养任重道远
发布时间:2019年02月21日 11:49:55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分享至:

  据媒体报道,2月17日,在某论坛年会上,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说,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激发了很多年轻人的热情,今年有4万名年轻人报考故宫,想来故宫修文物。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推开厚重的宫门,让公众看到故宫书画、青铜器、宫廷钟表、百宝镶嵌、宫廷织绣等文物的修复技艺,展现了珍奇文物的修复过程和修复者的生活故事,的确让此前较为冷门的文物修复火起来了。

  4万名年轻人报考故宫,想去故宫修文物,这种报名的踊跃,让我们看到了公众参与文物修复的热情,这是一件非常值得高兴的事。但也要看到,文物修复是一项需要长期艰辛积累技艺的工作。很多时候,它并非“文物医生”施展“文物复活术”创造奇迹那样轻轻松松,也不都是纪录片局部展现的那么唯美动人,它需要耐得住寂寞,沉得下心去,吃得了苦,有种“三年打杂,十年入行”乃至“择一业,终一生”的耐性。

  耗时高、回报率低,也是时下我国文物修复人才严重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从这个意义上说,弥补文物修复人才缺口,既需要推动行业由冷转热,走进公众视野,又不能仅仅止于热热闹闹,它还需要一种“十年磨一剑”的人才培养耐心。

  据国家文物局调查显示,全国文物系统3000多万件馆藏文物中,半数存在不同程度的破损。而我国真正从事文物修复工作的人员,全国也不过2000人,许多博物馆里几乎没有专业文物修复人员。补齐文物修复人才缺口实为文物保护工作之急。

  不过,补上人才缺口,并不等于多招人,正如专家所言“招人容易,但真正合格的少”。光是书画修复就有30多道工序,每一道都马虎不得,其他种类文物修复同样工序繁杂。细节决定成败,从业者没有耐心、毅力和责任感怎么行?文物修复行业有特殊性,必须经过长期培养才能上手,光有热情可不行。

  人才怎么培养?目前,很多地方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依然沿袭着“师傅带徒弟”的传统技艺传承方式。一对一、点对点的多,多种模式并进、系统性培养的体系还没建立起来,这客观上造成了文物修复工作的小众性。

  再加之很多文物修复师在学术、社会、经济地位方面并不尽如人意,人才流失现象比较常见。此前就有“修复青铜器的工作人员辞职跑去修空调”,这应该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中国历史文物分布于各地,故宫的文物修复工作者待遇不错,但它代表的并非行业平均水平。文物修复人才培养任重道远,厚待人才、善用人才的机制不能缺位。

  古人云:“不遇良工,宁存故物。”强调的是能工巧匠的专业性、重要性,文物修复人才培养必须尊重这种专业性,注重长期艰辛培育的过程。这样说并不是不承认故宫以自身努力唤起年轻人参与文物修复工作热情的努力,更不是不承认调动全社会一起关心文物修复工作的必要性。相反,在由衷承认这些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故宫成为网红、报名到故宫修文物者踊跃等热闹场景的另一面——我国文物修复人才缺口总体上依然巨大,文物修复人才培养依然任重道远。

  《光明日报》( 2019年02月21日15版)

  李思辉(媒体评论员)

责任编辑:陈韵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