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彩云网评 >> 云视野 >> 正文
治理电商刷单还须监管“刷屏”
发布时间:2018年11月14日 16:25:13  来源: 法制日报
分享至:

  今年电商平台迎来第十个“双十一”,商家为吸引客流,竞相比拼促销力度,也有部分商家在“双十一”前依靠刷单平台,刷销量、刷好评,来提升商品在“双十一”的关注度,扩大销量。《新京报》记者发现,在“双十一”前,包括“握手网”“宝宝刷单网”等在内的多家刷单平台,业务频繁。“握手网”客服号称有60万“刷手”,而“宝宝刷单网”客服则称每天有万名“刷手”在线(11月13日《新京报》)。

  随着网购的迅猛发展,在网络交易平台上出现大量“刷单军团”,人数少则数千人,多的可达上万人。经过他们的点击,虚拟出来的高销量和好评,出现在一些电商的网页上。刷单已经形成了一种地下产业,被蒙蔽的最终是消费者。特别是,今年“双十一”期间,60万“刷手”在线上日夜奋战,在刷出交易额创新纪录的同时,也刷掉了“剁手族”真实的消费体验与获得感。

  从表面上看,电商平台刷单造就了成千上万个收入可观的“刷手”,也为大学生就业创造了更多的机会。殊不知,刷单也刷出了电商虚假的销售业绩,刷出了有关部门对电商经营的监管漏洞。可见,刷单对于电商来说,是一种虚假的宣传手段;对于“刷手”来说,是一种不正当的职业;而对于广大消费者来说,则是一种恶意的欺骗。换言之,广大消费者才是刷单背后的真正受害者。

  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电商雇人刷单,等于聘用评论师进行虚假的评论,属于虚假宣传行为,违反了自愿、平等、公平、诚信的原则,其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公平交易权等。而“刷单”成为一种地下产业不仅推高了网购成本,而且误导了消费者正确的选择和判断。特别是,采取欺骗手段刷单促销,属于一种不当竞争,损害一些正规电商及商品的利益事小,扰乱正常的网购市场秩序事大。

  可见,对于电商刷单乱象,不能放任不管。此前,针对层出不穷的刷单现象,尽管京东、阿里等多家电商平台采取了监管措施。比如,针对查明有恶意刷单行为的商家,阿里都会依据法律和平台规则,作最严厉打击,如直接清退。如果商家刷单行为涉嫌违法的,阿里平台也会依法将其移交给司法机关处理;在京东,被鉴定为虚假交易的店铺,将对涉及商品进行惩罚性降权、下架,情节严重的关店,且被限制参与京东的营销活动。然而,从现实情况看,刷单乱象非但未能有所遏制,反而愈演愈烈。

  可见,治理电商刷单,还须监管“刷屏”。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经营者采用刷单、炒信等方式,帮助自己或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宣传或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情节严重的,最高可处200万元罚款,吊销营业执照。因此,对于惩治刷单行为来说,相关部门除了依法加大查处力度外,还应敦促平台通过技术手段等,完善交易规则、建立健全评价体系。比如,对于刷单行为,首先对涉事网店的网页进行屏蔽,对虚拟出来的高销量和好评进行清空。特别是,对于违规刷单的电商,列入失信“黑名单”,并在网上公开曝光,接受社会监督;对于屡教不改者,轻则实施经济重罚,重则责令其退出网购市场,永远限制进入。

  张西流

责任编辑:李雨施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