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彩云网评 >> 云时评 >> 正文
【彩云网评】“美丽乡村+文化”为乡村文化发展塑形铸魂
发布时间:2018年10月22日 18:03:00  来源: 云南网
分享至:

  

  彩云网评特约评论员 杨飞

  今年以来,省财政厅统筹安排中央农村综合改革专项资金3亿元,开展乡村振兴试点试验示范和“美丽乡村+文化”试点工作,进一步丰富和提升云南省美丽乡村建设的内涵和品质,打造美丽中国的乡村样板村和乡村振兴的示范村。(10月22日 云南日报)

  “农,天下之大业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任务。当然,乡村振兴既要“口袋鼓”也要“脑袋富”,文化堪为乡村振兴的力量“凝聚枢”和发展“风向标”。云南开展“美丽乡村+文化”试点工作,就有助于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与文化融合,提升美丽乡村内涵,支持乡村文化振兴,助力脱贫攻坚。

  繁荣乡村文化,农民当是主力军。乡村文化是关于农民的文化,农民是农村文化形成与发展的主体,也应成为乡村文化产业振兴的主力军。云南是个农业大省,也是全国拥有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乡村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新时代要繁荣乡村文化,云南就应牢牢坚持农民主体地位,注重提高农村居民的文化参与意识,激发农民内在活力,唤起他们对美好未来的期许。

  强本固基,让传统文化活起来。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一环。特别是云南少数民族众多,更应尊重乡村的民俗风情。可以采用文化墙、宣传栏、流动广播车、手册和海报等群众喜闻乐见的传播形式,增强村民对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自豪感。

  塑形铸魂,推动乡村文化产业化发展。乡村振兴既要文化塑形,也要产业铸魂。推动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也绝不能成为乡村振兴的短板。事实上,诸如纳西族的东巴文化、大理的白族文化、傣族的贝页文化、彝族的贝玛文化等等,在新时代也都有着强劲的活力。各地应结合实际,通过多种方式进一步激活乡土文化的生命力,推动云南的乡村文化走上产业化发展道路。

  乡村振兴,文化要先行。乡村文化是乡村社会的精神纽带,也凝聚着乡土之美、人文之美。事实上,振兴乡村文化,既可以提升乡民生产生活质量和文化综合素养,也能够起到活跃经济文化氛围、拓展社会生态空间等作用。结合省情,云南就应既坚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又推进乡村文化的创新发展,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贡献智慧和力量,给人民群众打造生活富、环境美、精神乐的新时代乡村。

  彩云网评所登载的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欢迎关注彩云网评,投稿邮箱yncywp@163。com,稿费从优。

责任编辑:王海龙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0007612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滇ICP备0800087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