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云网评特约评论员 胡勇俊
滇附片、滇黄精、滇牡丹……云药通、云党、云琦丹……11日,在第十四届昆明农博会上,“云”和“滇”成为众多昆明中药材企业商家的金字招牌,也引来了国内外客商和市民的关注。(10月12日 昆明日报)
以“云”和“滇”字头的中药材引来国内外客商和市民关注,成为市场新宠,彰显了云南省中药材产业发展释放的巨大魅力。但是,各地中药材种植户和生产加工企业仍要绷紧质量安全弦,坚持种植生产标准不放松,打好质量安全保卫战,夯实中药材质量基础,进而擦亮云字号中药材品牌。
近年来,中药材质量问题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社会上曾一度有“中国中药毁在中药材上”的说法,表明我国整体中药材生产质量不高、掺假制假等现象的存在。也因为此,从国家到地方,都非常重视中药材的标准化种植。国家先后出台过一些列关于中药材标准化种植的扶持、认证等方面的文件和规定,建立了全国性的中药材种植共享联盟组织,吸引了包括我省众多企业在内的一大批重要的中药材生产加工基地和企业进入联盟,以此实现中药材标准化种植技术和中药材资源的共享利用。
云南因为其独特的地理、气候等资源优势,一直以来都是我国重要的中药材生产基地,也是我国重要的中成药生产大省。近几年来,云南在中药材产业发展过程中,一手抓发展,一手抓质量管控,不但注重品牌培育,更注重质量达标,从而让云南中药材品牌响、质量硬,云字号中药材在国内外市场也很有名气。云南中药材产业的良性发展,不但满足了众多中成药及中药饮片生产企业的需要,更成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产业,催生了一大批生产加工龙头企业。可以说,中药材产业是云南农业经济的拳头、经济发展的品牌、脱贫攻坚的支柱。由此,全省上下理应认识到质量对云南中药材产业的重要性,从而采取措施,狠抓质量管理,为云南中药材品牌打好基础。
擦亮云药品牌,笔者认为需要做好两点:首先,要提高站位,打造质量标杆。要把云南中药材标准化生产作为打好“三张牌”、抓好高原农业经济发展的强有力抓手,对标国家生产标准,以接轨中药材国际化为水准,制定中药材高质量发展规划,实施最为严格的中药材监管,确保全省中药材生产跃上新台阶。其次,要多策并举,提高质量水平。要以监督和扶持政策相结合,在强有力的的生产质量监管之外,对标准化种植加工进行奖励或者补贴,激发标准化种植加工的积极性。同时,还要进一步推广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加工技术,提升中药材生产加工的技术含量。
彩云网评所登载的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欢迎关注彩云网评,投稿邮箱yncywp@163。com,稿费从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