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首页     新闻     云南    图片    社会    公益     彩云网评     扶贫热线     法治     教育   更多 更多
         邮箱     登录     注册
云南网
您当前的位置: 云南网 >>  彩云网评 >>  云观点 >>  正文
【圆桌三鸣】繁荣乡村文化为美丽乡村铸魂
发布时间:2018年07月05日 18:47:00  来源: 云南网
分享至:

  彩云网评特约评论员 杨飞

  近日,云南省财政厅印发《关于组织开展2018年农村综合改革“美丽乡村+文化”试点项目申报的通知》,决定在我省选择一批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乡村,开展农村综合改革“美丽乡村+文化”试点工作。(7月4日 云南日报)

  乡村兴,文化必兴。繁荣乡村文化能够为美丽乡村建设“铸魂”,2018年农村综合改革“美丽乡村+文化”试点工作,有助于丰富和提升云南美丽乡村建设的内涵和品质,打造美丽中国的乡村样板村和乡村振兴的示范村。

  美丽乡村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在确定试点对象中,综合考虑区位优势、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因素,能够确保试点工作因地制宜地往前推进。试点工作以建设美、经营美、传承美“三美”同步推进为重点,注重美丽乡村建设与文化的融合,推动乡村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也有助于建成一批能够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宜居宜业的品牌名片村,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文化支撑。

  发挥“文化+”作用,带动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文化建设不是孤立的,比如发展“文化+旅游”就能够为群众提供就业创业机会,建设聚集发展型和旅游带动型美丽乡村。以弥勒市西三镇可邑村为例,其就通过实施美丽乡村建设,打造民族文化旅游小镇,村级集体年收入从4.7万元增长到3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8421元增加到9516元,较上年增长13℅。农村综合改革“美丽乡村+文化”试点工作,也应放大这种效应。

  引导群众参与,美丽乡村建设更有底气。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乡村文化建设的形式和内容应以农村、农民、农业为主线。在文化主体意识上,就必须让广大农村居民在文化家园的建设中拥有发言权和决定权。结合试点工作情况,各地应该注重提高农村居民的文化参与意识,坚持引导群众开展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不断提升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力提振乡村社会的文明程度。

  乡村文化是民族文化的代表,也是地方文化的象征。乡村文化振兴是树立乡村文明新风和建设和谐美丽乡村的基础。要点亮乡村文化的“火种”,在试点工作基础上,云南各地应加强对古镇村落、民族村寨、文物古迹等优秀乡村文化遗产的规划保护,收集整理乡规民约、族谱家训、民间技艺等文化资源,激活乡土文化的生命力,让乡村文化生生不息、繁荣兴盛,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贡献智慧和力量。

  彩云网评所登载的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欢迎关注彩云网评,投稿邮箱yncywp@163.com,稿费从优。

责任编辑:李雨施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0007612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滇ICP备0800087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