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彩云网评/ 云观点
【圆桌三鸣】防范垃圾“戳眼睛”需要机制“亮眼睛”
2018-05-16 16:39:19   来源:云南网
分享至:

 

彩云网评特约评论员 殷建光

玉龙雪山脚下的景区内建筑垃圾成堆,在游客反映、媒体曝光后,当地政府表示会及时处理这些垃圾。

玉龙雪山,美如画,让人留恋往返;山脚垃圾,戳眼睛,让人如鲠在喉。而且,这样的“垃圾场现象”近年来屡见不鲜,着实让人心寒。如何防范这种垃圾戳眼睛呢?有当地人士认为,其根本原因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建筑施工垃圾流向规范制度缺失、管理缺位。因此,关键是我们的制度机制要“亮眼睛”。

要用“大数据”管理亮眼睛。从报道中看,这里大多是建筑垃圾,其中有大量水泥制品和民房建材废弃物,另外有少量生活垃圾和动物尸骸。可见,建筑垃圾是牛鼻子,抓住了这个牛鼻子,就能纲举目张,铲除这里的垃圾。这就需要我们对建筑工地建立“大数据”,无论是拆的工地,还是建的工地,都要对他们的垃圾进行统计、上报,为其建立垃圾档案,对垃圾进行跟踪管理,让乱倒垃圾没有机会。“大数据”亮眼睛,亮制度监管眼睛,可以让垃圾无藏身之地。亮起了大数据的眼睛,垃圾就不会有侥幸自由的梦想。

要用“群众监管”亮眼睛。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关键是调动起群众监管的积极性,笔者建议,环保部门组织起群众监管游击队,对于乱倒垃圾的现象,及时举报,及时制止,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中。垃圾堆之所以成为垃圾堆,关键是第一个倒垃圾的人,制止了第一次倒垃圾,就没有第二次,第三次。群众监管力量强大,应该好好利用,群众眼睛无处不在,亮起了群众眼睛,倾倒垃圾者就难逃制裁法网,就能形成法制震慑力量。

要用“科学处置”亮眼睛。制止倒垃圾,要给垃圾准备一个去处,为了减少“垃圾场现象”给景区带来的视觉污染,白沙镇政府前不久选择了一处填埋场,正在对这些偷倒的废弃物进行填埋。笔者认为,一方面要建垃圾填埋场,一方面也要开发垃圾,让垃圾变废为宝。总之,要用“科学处置”,发现垃圾的利用价值,这是处理垃圾的王道。科学处置是解决垃圾的根本之路,我们的城市管理者应该作为重要课题来研究,亮起了科学处置的眼睛,垃圾就能变废为宝。

垃圾“戳眼睛”,给游客带来伤感,带来精神上的伤害,给景色带来污点;只有用机制去“亮眼睛”才能给游客打造完美,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好山好水好风光,还需要好制度,好机制,好监管护航。

彩云网评所登载的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欢迎关注彩云网评,投稿邮箱yncywp@163.com,稿费从优。 

责任编辑: 李雨施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