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彩云网评/ 云新评
在交流互动中显示文化魅力
2018-05-14 10:47:23   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至:

近期,一名美国高中生的毕业舞会照片在网络上引发热烈讨论。有人点赞,也有一些网友指出这名女生身穿中式旗袍是一种“文化挪用”,其中一个名叫杰里米·林(Jeremy Lam)的网友说:“我的文化不是你的……毕业舞会晚装。”该言论在网络上引发热议。

文化冲突事件向来是新闻的好素材,也是最容易引发广泛参与的争议性话题。不过,这件事情却有些让人匪夷所思,美国女孩怎么就不能穿旗袍了?

一件小小的旗袍却被引来如此激烈的争议,实在令人意外。但是,一些争议的言论里布满了“文化挪用”“消费主义”等似是而非的“大词”迷雾,反而模糊了事情的本来面目:一名高中生因为喜欢旗袍而选择在毕业舞会上穿着,这本身没什么不可理解之处。而那些无限拔高其背景含义的词汇,反倒有些令人不解。

很多看似复杂的问题,回到常识就会简单很多。文化是一种精神产品,没有谁可以将某一种文化“据为己有”,也没有谁可以“禁止”他人使用。就以旗袍为例,众所周知,旗袍盛行于20世纪前半叶,它与满族旗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近代逐渐成为具有标志意义的中式衣着,同时也受到西式剪裁的影响,产生了海派旗袍等类型风格。单从旗袍本身的演变历史来说,恐怕也离不开文化交融的背景。

而我们今天所穿的衣服,主流也是以西方服饰为基础演变过来的。如果有人大喝一声:“不许穿我们的衣服”,是否也会有些突兀?

在科技越来越发达,世界日益成为“地球村”的今天,若继续用封闭狭隘的心态去对待其他民族、其他文化,无论是拒绝理解他者还是拒绝他者接近自己,都是一种抱残守缺。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交流和互动,固执的自我封闭,带来的往往是落后和衰败。

即使是在学术界,所谓的“文化挪用”也是一个充满争议的概念。所以,与其执着于这些看似新潮的概念,不如扪心自问,当我们看着这个美国姑娘穿上旗袍时,有被冒犯的感觉吗?如果没有,那答案就不言自明了。更何况,外国人穿旗袍,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在国际高端秀场,许多大牌设计师们也常常在设计的流行服饰中融入旗袍元素。中西文化元素的碰撞,往往能催生令人惊喜的作品。

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广度与深度已今非昔比,近些年不难见到外国人穿旗袍、唱中文歌和背诵汉语古诗。我们从中感受到的,想必不是冒犯或是什么“文化挪用”,而是来自异域的友好示意。

中华民族本来就是一个海纳百川、胸怀宽广的民族。几千年来,我们一方面在不断吸纳着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另一方面也在不断地贡献着自己的文化成就。在交流和互动中,文化的魅力得到最大程度的显现。

进入现代社会,抱持宽容、开放的心态,是对我们文化魅力的最好注解。自我封闭、对他人抱有拒斥甚至敌视的心态,事实上是一种弱者心态。在中国已走向世界的今天,这种心态难免有些不合时宜。文化从来不是空中楼阁,每一个人的践行和发展,才是它真正的生命力。所以,与其非议美国女孩穿旗袍,不如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学习理解自己的文化,展现仁义礼智信的中华风貌。

(作者:戎丽娟,系江苏广电荔枝锐评主编)

责任编辑: 张洁一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