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彩云网评/ 云要论
乡土泡水喝治水土不服 嘲笑绝非正确围观姿态
2018-05-10 09:06:58   来源:云南网
分享至:

乡土泡水喝的做法,历经岁月洗礼衍生出的文化意义,单纯地用医学标准审视衡量,未免也会“水土不服”。

据《武汉晚报》报道,家住山东德州的两位老人,上月中旬带着4岁的小孙女来武汉,到女婿郑先生家小住。为防小孙女“水土不服”,两位老人特意从山东老家携带一包泥土泡水给小孙女喝。对此,多位医学专家指出,用家乡土泡水来治疗所谓“水土不服”疾病,没有科学依据,还有安全风险。

新闻曝出后,不少网友发出嘲讽,将这种做法归列为“生吞蝌蚪强身”“扎针放血治静脉曲张”等奇葩偏方之流,俨然成了传统糟粕害人的又一照壁。然而,“乡土泡水”,真有这般不堪?

“水土不服”一词,源自《宋书·索虏》“……道里来远,或不服水土,药自可疗。”腹泻是水土不服的主要症状之一,当然,现代医学的用词不会这么文艺范儿,临床上称之为——旅行者腹泻。

现代医学认为,水土不服一般与人到新环境中肠道菌群失调有关,乡土泡水的偏方有无作用,众说纷纭。譬如金华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冯祯根说,家乡的土带有原来环境的正常菌落,混水喝入后,会增强肠胃适应能力,缓解腹泻。而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儿童消化科主任胡赤军表示,泥土里的成分不能被人体吸收,泥土泡水喝不干净。但可以肯定,这种偏方在现代早已失去临床应用的价值。

不过,乡土泡水喝的做法,历经岁月洗礼衍生出来的文化意义,单纯地用医学标准审视衡量,未免也会“水土不服”。民族发展进程中,泥土转化成一种文化符号,承载起了浓浓的乡愁。携带乡土甚至泡水喝,治疗的就不是生理上的“旅行者腹泻”,而是带来精神上的慰藉。所以在《西游记》里,玄奘出关取经之时,唐王在素酒中放入些许泥土为其践行,并称“御弟可进此酒:宁恋本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所以林清玄先生在《故乡的水土》中说,他每次出门旅行,总会随身携带一瓶故乡的水土,有时在异乡客舍拿出来端详,就觉得那灰黑色的水土非常美丽,充满了力量。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说,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的确,靠种地谋生,被泥土哺育,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群像,即便如今乡土中国正在裂变,但土地孕育生命的本质并未改变,它在民族文化中所占的和应当占的地位,始终如一。

羁旅在外客居他乡的人,纵是漂流万里,但凡相思能被一捻水土寄托,生活也能充满柔情与壮怀。乡土泡水喝的做法如今已水土不服,但先辈寄寓在乡土中的情怀却必须被正视和尊重。至于新闻中的老人,将乡土之情与对孙女的爱浓缩在乡土之中,方法不当可以改,但嘲笑绝非正确围观姿态。

评论员 明军

 

责任编辑: 张洁一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