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彩云网评/ 云要论
【云岭论坛】解决蒜贱伤农须有治本之策
2018-05-07 09:13:35   来源:云南网
分享至:

据媒体报道,丽江永胜县、宁蒗县是知名的紫皮大蒜产地,其产品曾远销泰国、越南等国家。然而今年由于种植规模扩大,产量过剩,永胜、宁蒗等地5000余吨紫皮大蒜滞销,价格从往年的每公斤5元跌至0.7元,这引起各方关注。

“果贱伤农”“菜贱伤农”的事情,近年来在全国各地频频上演,这值得关注与审视。就此次“蒜贱伤农”而言,因为当地超市以及国内知名电商平台的及时介入,已经将损失将至最低。但很显然,解决“蒜贱伤农”依靠电商平台的举措,只是事后的补救。这样的做法,可以解决一次两次的“伤农”问题,但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果贱伤农”“菜贱伤农”屡屡上演的怪圈背后,有关部门还应有更加积极与全面的作为。

为何会出现“蒜贱伤农”的局面?为何“果贱伤农”“菜贱伤农”的事情频频发生?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大部分农民不具备经济方面的专业知识,无法很好地预防市场风险,也未能掌握农产品的精、深加工等技能,只能依靠卖原始农作物维持生计,这样的产业,抗风险能力是非常弱的。甚至于,一些农民往往“听风就是雨”,听见别人说种什么赚钱就去种什么,这样的盲目跟风必然会导致产品的供需不平衡,最终出现“伤农”的事情便也不意外了。

知道原因所在,要想治本就需要对症下药。当前,各地都在大力推进脱贫攻坚,地方政府部门不妨在“绣花”功夫上做得更好一些:比如,用“互联+”引领科学种植,由市场部门联合农业部门对农产品种植作出科学预判,给农民提供科学指引;再如,打造地方特色品牌,阳澄湖大闸蟹、洛川苹果、五常大米等就是成功的案例,也是不愁销路的典范,这值得各地借鉴;再比如,健全完善突发状况应急机制,很多地方农产品一旦出现滞销问题,往往是依靠电商平台及爱心人士的帮助,但这是很被动的,对地方政府部门而言,其实可以积极开拓外地销售市场,同时也要对扰乱市场秩序的违法行为严厉打击……只有更全面的行动,才能增强农产品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因而,解决“蒜贱伤农”“果贱伤农”“菜贱伤农”等问题,需要地方政府部门能有一些超前意识,用更科学的规划、更精准的帮扶、更完善的保障来破解农产品滞销的难题。

龙敏飞

责任编辑: 李雨施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