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云网评特约评论员 渝西锋光
云南拥有“云南白药”等多个中药“老字号”,在中药饮片行业中具有相当基础和市场地位。即便如此,有个事实却不容忽略,并非所有“老字号”产品都能赢得市场。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对云南中药饮片产品市场继续进行细化,尤其是按智慧康养等新的市场需求研制、开发中药产品,以及对现有产业发展进行方向性调节,很有必要。
推进省际之间的地方标准互认,当然是拓展云南中药饮片产品市场空间的有力措施。在这其中,如何通过提升云南中药产品标准在市场中的参考“含金量”,将更多的云南饮片“地方粮票”、借助国家、或行业协会渠道,逐步提升为其他省份认可的“国家粮票”,或也值得纳入考虑的范畴。不可或缺的是,在使用中药饮片方面,省内市场如何对省外市场增强借鉴示范效应,云南方面或还可以继续细化可操作措施。
3年内拿出5亿元真金白银支持云南中药产业,培育强壮的市场主体或是整个战略的重中之重。对生产企业的奖励补助,除了按照生产设备投资、或固定资产投资相应比例外,建议还可以参照企业的产值规模、以及对相关产业集聚度的贡献情况,给予一定的鼓励。此外,对中药产品的销售流通领域,尤其是针对云南域外、比如增大国际市场份额的市场拓展,同样应该给予扶持鼓励。既有对生产企业的扶持,又有对流通渠道的疏通,“两条腿”走路有益云南中药市场主体群整体上强筋壮骨。
优化中药产业的市场化进程,或应继续强化规范市场标准。云南提出针对生产工艺实施柔性财政政策,重心或应落脚到立足市场来倒逼标准体系的优化。准确地说,只有从小从开始就严格落实符合国际顶尖水准的市场标准,并用其规范、指导、约束中药产业的生产、销售与运用,云南中药产业才能走得更稳、更远。可喜的是,云南已安排科技经费用于中药材的种苗繁育、种植、药物开发及产业化;在此基础上可望拉长中药产业链条、培育市场增长点,细化多级市场划分,进而提升全省中药产业市场化程度。
此外,中药产业作为全域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云南或可探索如何在市场经济行为,进一步优化政府的宏观引导功能。比如,在政策上为引进项目、人才开通绿色通道的基础上,是否考虑提取部分比例的年度专项经费,作为“种子”设立中药产业基金;或是引导保险行业开设中药专项险种,降低市场行为风险;以及采取财政贴息等方式,借助金融机构导入社会资本力量,为云南中药产业的市场化进程愈行愈远、愈行愈稳完善要素保障。
彩云网评所登载的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欢迎关注彩云网评,投稿邮箱yncywp@163.com,稿费从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