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彩云网评/ 云观点
【圆桌三鸣】景区降价是一份品质礼包
2018-03-06 18:08:41   来源:云南网
分享至:

彩云网评特约评论员 司马童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阐述积极扩大消费时强调,要顺应居民需求新变化扩大消费,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政府工作报告还对旅游业的发展提出新要求——要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

近些年来,广大群众对景区门票的一再上涨议论纷纷,却又感到无奈。在2005年和2009年,国内景区门票价格曾出现过两次大规模上涨,直接推动5A级景区平均票价迈入“百元时代”。这种每隔几年就来一次的周期性涨价,似乎成了不少景区“涛声依旧”的集体行为。游客沦为“唐僧肉”,大好河山“看不起”,最终成为制约旅游经济升级的瓶颈之患。

目前国内景区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政府定价类景区、政府指导价景区和市场定价景区。政府报告中的“国有景区”,则集中在“占用国有资源”的政府定价类景区,比如九寨沟、张家界、故宫等。这部分景区未来有可能会向公益型景区发展,逐步降低门票价格,甚至部分景区最终可以做到免收门票。日前风生水起的旅游休闲产业,也体现了“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更能带动经济的良性和可持续发展。可见,“景区降价”的惠民实招,也是美好生活的品质提升之举。

实施旅游产业的供给侧改革,促使旅游经济的升级发展,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和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可谓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全域旅游”的核心,就是把整个区域当作景区,推动景区门票降价。门票收入减少看似“亏”了,然而因为游客会增多,在景区产生的消费也就相应增加了。这方面,杭州西湖拆除篱笆还湖于民,就是一个生动的例证。而“景区降价”的公益品质,更会扩散一地一景的人文魅力。

“景区降价”不是对所有景区的硬性要求,但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这类的景区,若能多一些着眼长远的“放水养鱼”,少一些锱铢必较的“与民争利”,那就必然会起到让游客远悦近来的“虹吸效应”,同时让那些市场定价的景区,也日益感受到一种危机意识,进而见贤思齐地改变策略,不再习惯性地去做省时省力的“一锤子买卖”。事实上,随着境外游的不断兴起,越来越多通过“性价比”渐渐学乖的消费者,也早就不甘心于任意挨宰了。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实现13亿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个重若千钧的时代考题。“景区降价”彰显美好生活的中国品质,这是政随民愿,让更多游客能轻松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也是分享社会发展红利的具体体现。 目前,很多国内景区含有大量的民间资本和地方资本,在未来向公益型景区转型的过程中,就需要国家为这些资本进行资金补助或扶持,保证其“兜底”运营。但毫无疑问,“景区降价”的推动与落实,正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一种坚实的民生承诺。

彩云网评所登载的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欢迎关注彩云网评,投稿邮箱yncywp@163.com,稿费从优。

责任编辑: 陈韵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