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彩云网评/ 理论园地
以“弱鸟先飞”、勇争一流的意识去引领
2018-02-08 09:00:49   来源:云南网
分享至:

不辜负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的殷切希望,要求我们深刻把握“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来”的深刻内涵和总要求;要求我们清醒认清自身的优势和短板;要求我们充分发挥各族人民的勤劳和智慧;要求我们充分利用丰富的资源优势,跳出“富饶贫困”的困扰。

“弱鸟先飞”、勇争一流的理论溯源

习近平总书记在《摆脱贫困》一书的开篇之作“弱鸟如何先飞——闽东九县调查随感”中,用“弱鸟”来形容贫困的闽东,强调贫困的闽东要加快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仅要有“先飞”的意识,还要有“飞洋过海的艺术”。习近平总书记还提出了“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观点,认为“弱鸟”可以通过“先飞”抢占先机,“至贫”地区可以通过“先飞”,经过不懈的努力实现“先富”奇迹。“弱鸟先飞”“至贫先富”理论对于集边疆、民族、山区、穷困于一体的云南来讲,不仅是一种激励,更是一种启示。

“弱鸟先飞”“至贫先富”的奋进意识和跨越发展理念,对于实现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初考察云南时提出的“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来,努力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新要求、新定位、新任务,有着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具有理论创新和实践指导意义。省委书记陈豪在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第十次集中学习时进一步指出:“云南要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必须以‘弱鸟先飞’、勇争一流的意识去引领。”

“弱鸟先飞”、勇争一流的现实基础

云南实现“弱鸟先飞”、勇争一流优势明显。一是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特殊的地理环境条件使得云南兼具低纬度、季风、山原气候特征,区域差异、垂直变化明显,从南到北涵盖7种气候类型。二是丰富多样的物种资源。云南是中外闻名的“植物王国”“动物王国”“香料王国”“药物宝库”“天然花园”。三是蕴量富裕的能源矿产资源。云南水资源丰富,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8.4%,水能资源蕴藏量占全国的15.3%,水能资源蕴藏量居全国第三位。矿产资源种类繁多,是闻名遐迩的“有色金属王国”。四是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云南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身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兼具历史性、多样性、特殊性。五是独具优势的特色产业。特殊的地形条件和气候条件催生了一批独具优势的高原特色农业,如烟叶、茶叶、花卉产业居全国前列。六是优越的区位优势。早在2000多年前,云南就是中国从陆上通向南亚、中东和东南亚的门户,史称“南方丝绸之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云南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著名的史迪威公路成为抗日战争通往大后方的运输线和中国取得国际援助的重要通道。这些都是云南这只“弱鸟”实现跨越式发展、勇争一流的优势所在。

但是,云南却走入了“富饶贫困”的怪圈,与全国其他省份相比,云南无疑成了一只“弱鸟”,在经济社会发展层面与其他省份相比还存在着诸多不足和短板。作为边疆民族地区,特殊的地貌条件、经济基础、省情民情,以及周边邻国相对滞后的发展水平,对云南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制约和影响。云南地处云贵高原,海拔高差大,84%为山地,山高谷深,民族聚居地分散,交通发展滞后,基础设施建设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差距较大,客观上影响了云南的经济社会发展速度。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各民族的经济发展状况不一,新中国成立前,云南总体上还处于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一些地方还遗留着原始社会和土司制度的痕迹,傈僳族、佤族、景颇族等少数民族的一些地区,还延续着刀耕火种的原始耕作方式和生产方式,这些地区和民族“直接过渡”进入社会主义。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虽然取得了诸多成就,但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一些党员干部政治站位不高,思想还不够解放,满足于吃饱穿暖“小富即安”,工作思路还不够清晰,工作满足于一般化,争创一流的拼劲不够,比学赶超的闯劲不大,内生动力不足,责任担当意识不强,服务发展服务群众本领欠缺,基层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力虚化弱化等,没有很好地将我们的独特条件和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社会发展优势,使我们在发展过程中贻误了战机,错失了先机。

“弱鸟先飞”、勇争一流的实现路径

作为祖国的西南边疆,作为我国连接东南亚、南亚的重要大通道,云南战略地位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云南将从边缘地区和“末梢”变为开放前沿和辐射中心,发展潜力大,发展空间广。“先飞先入林”,我们一定要把握好这个先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使弱鸟先飞,飞得快,飞得高,必须探讨一条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路子。”作为一个有着4700万人口的欠发达省份,要努力在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提高创新能力、加快基础设施、深化改革上下功夫;要运用自身独特的条件,立足多样性资源的独特基础,打好高原特色农业产业这张牌,稳定粮食生产能力、发展多样性农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着力推进现代化农业建设;要聚焦集中连片地区和深度贫困人口,牢固树立抓脱贫就是抓发展的理念,下大力气打好脱贫攻坚战,切实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举措落到实处、见实效;要发挥好云南特殊的区位优势,不断丰富和拓展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的内涵、载体和抓手,通过组织强边、开放活边、守土固边、富民兴边、和谐稳边,夯实建成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坚实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云南经济要发展,优势在区位、出路在开放”。要利用云南的区位优势,积极参与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以及中国—东盟自贸区、澜沧江—湄公河合作,利用好中央打造三端支撑、三足鼎立的大合作格局的“人字型”中缅经济走廊的契机,按照“深耕周边、拓展欧美、培育新兴市场、联动国内腹地”思路,加强与周边国家的高层互访、经贸往来、民间交流,努力构建一个内外联动、双向开放、通江达海、联通两洋、八面来风的全面开放新格局。

与此同时,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要充分利用丰富的资源优势,跳出“富饶贫困”的怪圈,真正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要跳出云南看云南,站在全国和世界看云南,立足云南看全球,结合实际谋发展,充分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优势、绿色生态屏障优势,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找到差距,补齐短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在经济社会发展、改革创新上释放新的动力,迸发出新的活力。要以“弱鸟先飞”、勇争一流的奋进意识和跨越发展理念为引领,弘扬“跨越发展、争创一流;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精神,领悟好、贯彻好、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的新要求、新定位、新任务,紧密结合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思想新战略,准确把握“时”“势”的新变化和新要求,把握先机,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始终保持坚如磐石的战略定力,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在积极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过程中,不忘初心、奋起直追,让云南这只“弱鸟”不仅要先飞,还要飞得更稳更高更远。

马喜梅

责任编辑: 李雨施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