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云网评特约评论员 杨飞
为全面提升我省贫困地区产业竞争力,加快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提升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日前,省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快推进产业扶贫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明确提出: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有1个以上产业增收项目,有培训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掌握1门以上就业创业技能,实现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确保产业扶贫对象如期实现脱贫。(1月14日云南网)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何一个地区、任何一个民族都不能落下。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就曾对云南脱贫攻坚工作予以嘱托:“坚决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事实上,在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中涉及云南的就有滇西边境片区、乌蒙山片区、迪庆藏区和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农村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已经成为了云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补足的短板。
发展一个产业,带动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比如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石马脚村,村民杨壮英就在驻村工作队帮助下发展姬松茸种植,去年卖姬松茸就收入10万元。“输血一阵子,造血一辈子。”云南下发《意见》,明确提出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有1个以上产业增收项目、有培训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掌握1门以上就业创业技能,就是在产业扶贫上做文章,在想方设法祛除穷根。
脱贫致富,必须找好产业增收项目。比如,有着“中国名陶之乡”的建水县,其发挥紫陶产业优势就带动了不少贫困群众脱贫增收;宣威市坚持“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通过发展辣椒产业也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普洱市田坝乡则大力发展瓢鸡产业,为群众带来了经济效益。可见要将《意见》落到实处,最关键的还是因地制宜找好产业增收项目,且增收项目必须有市场前景、能持续下去。
增加就业创业技能,必须激发脱贫动力。扶贫先扶志,扶贫绝不是养懒汉。先前就有媒体爆出,一些贫困户年关过得很是悠闲,“拿着各种补助喝酒打牌混日子,有的闲在家里嗑瓜子睡大觉,短工不打,小钱不挣”。可见要增加贫困群众就业创业技能,必须让贫困群众树立勤劳肯干、自主脱贫的决心,努力实现“输血扶贫”向“造血扶贫”的转变,做实教育扶贫工作,从根子上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脱贫攻坚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先前大理州创新推广的“党支部+龙头企业+贫困户”的农村产业发展模式,就曾达到了让企业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的效果。精准扶贫,产业先行。而今《意见》已经出台,我们就应以想干的决心、实干的行动、巧干的方法,因地制宜引导贫困户发展烤烟、核桃、茶叶、中草药、水产畜牧养殖等短期、中期、长期产业,集中力量在彩云之南打一场特色产业精准扶贫改革攻坚战。
彩云网评所登载的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欢迎关注彩云网评,投稿邮箱yncywp@163.com,稿费从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