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彩云网评/ 云报要论
【作风建设大家谈】公文抄袭之风该刹
2018-01-02 10:01:19   来源:云南网
分享至:

2017年,陕西神木县、河南郑州市金水区等地在宣传标语中出现了其他地名“穿越”的情况。新华社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基层的文件材料、领导讲话、宣传标语大量雷同,抄袭成风。所谓“传递式”发文、“共享式”写作频频出现。

以文辅政很重要,但机关工作中文字绝非“重头戏”,善于在文字上下功夫,甚至是出现八股文、抄袭文,就是作风不正、作风不实的表现。一些地方文件材料的文风主要有两类“怪相”,一则,直接照搬照抄,甚至连差错都抄袭不误;二则,下级单位抄上级单位,改头换面“套”发文件。

造成文风不正之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干部胸中无物,任务来时只能走捷径;二是文字任务量大,比如,有些机关一年要撰写文件材料近300份,就鲜有精力追求质量;三是在考核上缺失对文字质量的考核,只侧重于“有”,等等。

诚如专家所言,公文抄袭的背后,是一些地方落实中央精神不注重实效,仅仅形式主义地以发文件落实工作,而不是真正从实际情况出发分析问题、提出对策。文件落实文件,也就难以因地制宜地抓好落实;而总结上的抄袭,势必发现不了真问题。如此直接的后果是,很多政策低效甚至无法执行,更谈不上让群众满意。

官场抄袭风是病,得治。其一,各级干部须“自疗”,应该认识到当“文抄公”不仅不利自身的成长,对工作也毫无益处可言。因此,应注重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和实践经验,让大脑充实起来。其二,对上级部门而言,应规避拿文字与文件数量考核基层的做法,同时对基层上报的文件等,也应把好关,对抄袭现象应坚持零容忍。再者,利用好信息公开这条渠道。比如,有专家建议把政府文件、讲话材料、工作总结等不涉及保密的文件材料向社会公开,让“注水文件”无处遁形。同样,纪检监察部门不妨对“文风问题”也纳入整治范畴,以消弭公文写作中的形式主义。

杨玉龙

责任编辑: 高子东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